轉自:黃岡發布



時光流轉,不負耕耘。大別南麓,千帆競發。
在歲月的織錦上,冬日的黃岡正以穩健的步伐,為奮勇爭先的壯麗畫卷畫好點睛之筆:全市2024年第四季度集中開工項目157個,總投資達628億元;依托花湖機場黃岡城市貨站這一“空中出海口”,英山茯苓“打飛的”賣往韓國仁川;蘄春縣民營股份製企業——湖北佰強鋼材貿易有限公司獲得全省首張冷軋帶肋鋼筋生產許可證……

大美黃岡,一股強勁的發展脈動正在澎湃激蕩。
殷殷囑托,催人奮進。時下,黃岡正努力將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轉變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以時不我待的擔當,優環境、強產業,拓動能、穩增長。

一台台生產設備高速運轉,機器轟鳴聲、金屬切割聲不絕於耳……2024年12月20日,走進湖北宏煥建築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景象,開料、折彎、打磨等工位上,工人們忙而有序。

湖北宏煥建築材料有限公司位於團風縣臨港產業園,主要生產戶外鋁單板、鋁蜂窩板、造型衝孔板、拉網板、工藝雕刻板等,產品遠銷國內外。公司2024年1月正式投產,至目前實現產值1.2億元。
“我們不缺訂單,尤其是最近兩個月訂單爆滿,3個車間均是滿負荷生產。”公司後勤負責人段在介紹道。
無獨有偶,臨近年關,位於黃岡高新區的湖北興和電力成套設備有限公司也正在快馬加鞭忙生產,在車間生產計劃進度看板上,訂單排產日期、計劃完成日期已具體到天。截至2024年12月下旬,該公司已完成銷售額6300萬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我們主要生產高壓櫃、低壓櫃、配電箱等產品,訂單很滿,一直不得閑,尤其是2024年10月份以來,車間一直在趕訂單。”公司車間主任畢亮說。
工業活力增強,折射的是全市經濟穩中有升、穩中向好。
去年以來,我市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搶抓建設武漢都市圈協同發展重要功能區機遇,聚焦強縣工程和鄉村振興這個主攻方向,全麵落實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在該幹什麽的地方幹什麽,壯大產業、拓存創增,有效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發揮比較優勢壯產業。立足現有優勢,優化產業布局,強化延鏈補鏈。黃岡高新區發揮“光穀第九園”合作共建優勢,黃岡化工園發揮獨特平台優勢,依托省長江產業投資集團牽頭推進全省突破性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大機遇,圍繞長江存儲、武漢新芯等龍頭企業供應鏈需求,加快培育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華中光電材料基地和原料藥生產基地。各縣市區把培育特色產業集群作為抓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比較優勢,強化係統思維,著力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推進產業集中提能級。出台突破性發展優勢產業“七個一”工作機製,建立“鏈長+鏈主+鏈創”製度,完善現代產業集群頂層設計,培育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12個。
強化鏈式思維謀突破。製定《黃岡市製造業供應鏈總體方案》,重點打造金石鏈、鋼構鏈、建材鏈、家居鏈、華紡鏈、生物醫藥、光電子信息、船舶八大製造業供應鏈。其中,麻城金石鏈線上平台去年十一期間上線運營;紅安家居鏈去年9月初正式開倉運營,累計上線客商70多家。
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底盤的穩固支撐,讓我市經濟持續保持“穩”的韌性、“活”的張力。去年1-11月,我市規上工業企業1720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945.5億元,同比增長11.0%;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居全省第5位。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31.98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居全省第2位。

2024年12月3日,團風縣8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涉及民生改善、建築建材、特色養殖、低溫環保等多個領域,總投資12.34億元。

2024年12月5日,我市又一高速項目——總投資203.06億元的英山至黃梅高速項目開工。該項目是我省規劃的9條縱向高速公路之一,建成後,英山至黃梅的車程將由2小時縮短為1小時。
2024年12月23日,黃梅縣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24.34億元。
……
2024年第四季度,全市各地項目建設的“衝鋒號”此起彼伏,蓬勃發展的氣息撲麵而來。
項目是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強引擎”。去年以來,黃岡突出項目主抓手,精準擴大有效投資,保持抓投資、上項目的“壓強”與“勢場”,以項目建設之進,撐起經濟發展之穩。
在黃岡市區,黃岡高新區厚植轉型發展之力,2024年簽約項目41個,其中,光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產業項目個數占80%。同時推動子牛美可半導體、產業孵化中心等35個項目開工入庫,三利譜偏光片、人福藥業等48個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建設,伊利高端冷飲、林立新能源、尚賽光電等11個項目建成投產。
在團風縣,臨港產業園內一批項目穩步推進,團風縣冷鏈物流與三產融合項目、湖北三實鋁業有限公司等項目施工正酣,一座座廠房競相崛起。
在羅田縣,位於勝利鎮的寶欣公司韓塔寺村產業園不久前開業投產。新產業園引進一批全自動裁剪、印刷設備,增設兩條噸袋流水化加工生產線,讓“噸袋小鎮”迎來發展新希望。
一個個重點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刻錄下一串串亮眼數據,更讓黃岡經濟“進”的動能不斷得到增強。2024年1-11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1%,總量全省第4。
工業投資勢頭好。2024年1-11月,全市工業投資增長16.8%,其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4.3%。
開工入庫增長快。2024年1-11月,全市新入庫固投項目1533個、計劃總投資1415.7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2個、129.1億元;新入庫億元及以上項目198個,計劃總投資938.5億元、同比增加104.2億元。全市新入庫房地產開發項目31個、計劃總投資135.3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2個、81.0億元。
重大項目支撐穩。2024年1-11月,全市在建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9.1%,高於全部投資增速14個百分點。黃岡第二中學、大別山電廠三期、燕磯長江大橋等10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超過10億元,總完成投資171.1億元。
越來越多的好項目、大項目牽手黃岡,成為經濟重大增長點,發展活力與動能正在不斷釋放。

2024年12月23日,位於黃州區的湖北聯統機械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100多台數控設備馬力全開,緊鑼密鼓趕訂單。

“全年都很忙,年底更忙!這個月的產量是平時的兩倍。”公司董事長李濤說。
湖北聯統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商用車、乘用車製動卡鉗,年產能100萬件,產品供應東風、通用、金龍、宇通客車等知名汽車廠商。產品走俏的背後,是該公司持續推進技術創新,每年至少拿出預算的5%用於研發產品。截至目前,該公司擁有各種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50多項。公司先後被認定為湖北省專精特新企業、湖北省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湖北省重信用守合同企業等。
“我們堅持以質量和價格贏得客戶。”李濤說,2024年公司已實現產值7000萬元,同比增長20%。
點燃創新動能,匯聚澎湃動力。湖北聯統機械有限公司隻是我市產業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市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圍繞傳統產業升級和特色產業發展,深化科創供應鏈平台建設及應用,強化供應鏈思維,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發展,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的潛力得到全麵釋放。
強化企業精準培育。建立規上工業、省創新型中小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梯次培育庫,通過定向培育、見苗澆水、政策激勵、優化服務等方式,促進企業加快成長。2024年1-11月,全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78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61家,累計達到466家,居全省第3位;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累計達到31家,居全省第6位。創建省級綠色工廠13家,累計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0家、省級綠色工廠23家。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以技改為著力點,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尤其是工業轉型升級。2024年1-11月,我市共向上爭取2024年省級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1.3億元,支持51個製造業項目更新改造。工業技改投資增速21.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9.5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
加快數字化轉型。編製《黃岡市弱電設施專項規劃與信息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入選國家“千兆城市”。建成黃岡市中小微企業工業互聯網平台,爭取湖北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示範城市。建成工業互聯網企業7家,打造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4家,新增省級5G全連接工廠3家,累計建成省級5G工廠10家。通過國家兩化融合貫標的企業達100家,14家被納入省級DCMM貫標試點企業。連續3年推進“萬企上雲”工程,實現上雲企業4000餘家,打造省級上雲標杆企業13家。
創新前行,引領產業發展騰飛。在黃岡,現代產業體係加速構建,發展優勢持續厚植,一個個產業正在換擋提速中,一路攀“高”向“新”。
麻城石材: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產力
記者 鄒德祥 郭唐珍 通訊員 劉 勇
“操作員坐在電腦屏幕前,就能對石材從礦山開采到打包裝車實現全過程監測。”2024年12月25日,湖北省華建石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信發算了一筆賬:智能化改造後,1立方米成品能耗降低50%左右,運營成本降低10%。
2024年9月,湖北省華建石材有限公司智慧礦山石材加工+5G工業互聯網獲評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為全國石材行業首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
據了解,該平台由華建石材聯合山東大學等單位針對石材行業專門開發,由ETC車輛自動計數平台、挖機裝車自動計數平台、車輛自動計數手持終端、礦山土石方工程車輛圖片智能識別平台、挖運寶APP、智慧挖運大數據平台等6個子平台組成。平台建立從礦山到工廠的數字化模型,通過搭載數據傳感器,礦山、工廠中的車輛、設備實時在線,實現生產在數字世界裏的“孿生”實時聯動。平台打通各個生產環節堵點,全方位提升石材產業鏈上下遊生產效率,形成智能化的生產體係。項目實施後,1立方米成品能源消耗量降低到原來的一半左右,減少一線工人20人左右,直接降低運營成本10個百分點左右。
麻城持續推動石材產業“智改數轉上雲”,打造了一批智慧礦山、數字工廠示範企業,讓傳統石材產業煥發新姿,2023年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
近年來,麻城市鼓勵企業以數字化賦能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智改數轉”轉型升級,探索新型工業化的新路徑。截至2024年9月,累計獲評省級以上品牌近70家。
祥雲股份:創新引領催生“智能工廠”
記者 鄒德祥 郭唐珍 通訊員 劉 勇
2024年12月11日,湖北省企業聯合會和湖北省企業家協會同時發布2024年湖北企業100強、湖北製造業企業100強和湖北服務業企業100強名單。湖北祥雲(集團)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祥雲股份)榮登湖北企業100強及湖北製造業企業100強的雙百強之列。
2024年1-10月,祥雲股份實現營業收入60.5億元,繳納稅收1.41億元。同時,在國家實行化肥出口法檢的政策下,出口各類產品73.41萬噸,創匯3.57億美元。
借“智”生財,因“智”而興,祥雲股份的智能化之路鏗鏘有力。
“十四五”期間,公司堅持“錨定高質量發展,邁向中國化工50強”戰略目標不動搖:轉型升級當前的支柱磷化工產業,積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智綠色技術,通過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建設“智能工廠”,讓機器設備進行操作和控製,讓一線員工成為巡檢員工,提高生產運營效率,實現產品綠色高效,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公司在2023年榮獲湖北省智能製造示範企業、國家智能示範場景以及國家5G全連接工廠等榮譽。
自2019年公司啟動“智能工廠”建設以來,以信息化部為代表的智能工廠建設團隊通過強基礎、建項目、優係統等方式,提升公司智能製造水平,先後獲得“湖北省5G全連接工廠”“湖北省智能製造示範企業”“國家級5G全連接工廠”“國家級智能製造優秀場景”等多項榮譽。2024年5月7日,祥雲股份對信息化部為主體的智能工廠建設團隊進行通報嘉獎,並獎勵5萬元獎金,鼓勵智能工廠提速運行。截至目前,祥雲股份集團公司已獲得省政府嘉獎50萬元。
目前,祥雲股份兩大重點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一是馬口新祥雲新材料產業園項目,一期項目將於2025年5月1日達產達標,二期項目將於2025年7月1日開始建設,預計2026年底建成投產;二是遠安高烽磷礦項目,預計2027年10月前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並量產。